即使是眼睛的一种常见动作——眨眼,也可以提供给我们非常丰富的信息。在常人看来,眨眼是一种自发的行为,然而眨眼其实也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。也就是说,它不仅是眼睛出于自身需要的一个自发性动作,同时和潜意识相联系。比如,人们常常通过一个人的眨眼频率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说谎。
在美国的海关,检查员通常会在检查时告知游客:“如果有违禁品没有申报,将会被遣返回国。”许多人觉得这样一句例行公事的警告实在是“多此一举”,毕竟游客在填写申请表时已经被告知过一次了。其实不然,海关检查员当然知道游客已经被告知不得携带违禁品,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“重复告知”,而是为了观察游客在听到这句话时的反应。检查员在向游客做出这个警告的同时,会仔细观察游客的眼睛,如果对方的眨眼频率不正常——过高或者过低,过低有可能是刻意的掩饰,那么就会被列为嫌疑对象。他们尤其会对眨眼频率过高的游客提出检查对方行李的要求。
美国海关检查人员做出这样的判断是有一定依据的。通常情况下,一个人的眼睛无论看起来是湿润的还是干涩的,它们在每分钟都会眨大约6~8次,每次眨眼的时候,眼睛会闭合约十分之一秒。如果是在非正常情况下,比如压力较大或者撒谎时,眨眼的频率就会有显著的提升。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人可能出于某种目的会刻意地控制自己眨眼的频率,但这种“刻意”控制之后,眼睛自身为了缓解之前的“压制”带来的不适感,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弹,比如使劲或快速地多眨几下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