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不知道该责备谁,也许我自己也该受到责备。那种因为是“国门”,所以才刻意让它既悦目也芬芳的思路,恐怕就值得检讨。把我们生活的环境搞得美好,难道仅仅是为了让外面的来客看到了以后赢得一个堂皇的“面子”?我忽然想到了三十多年前看过的一部阿根廷电影《大墙后面》,那时候我们引进这部电影译制公映,为的是通过它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的罪恶。影片的一个主要场景是,为了使拔地而起的摩天楼群的“美丽面貌”不至于被城市另一边破烂不堪的贫民窟“带累坏了”,于是在贫民窟前面修筑起一堵高耸大墙,“以光门面”。现在可以悟到,发展中的国家似乎都会遇到一个“光门面”的问题,为了展示自己的“崛起”,争建“世界第一高楼”,以及“摩天楼林”,这倒还不算太大的问题,而忽略那些“反正人家不注意”的社会族群及其生态环境,筑起有形无形的“大墙”,任“大墙后面”的霉烂恶臭延续,这种意识和做法可就是太大太大的问题了!
河流变臭,不外乎三个原因。一是有工厂往里面倾泄废水,这种污染最为严重,但也较易排除——只要政府职能部门下死命令迁走或关闭那样的工厂,问题也就解决。二是城市居民的污水排入其中。三是河流自身多年没有清淤,蓝藻类低级生物恶性膨胀,使河水缺氧腐臭。这后两条解决起来就比较艰难。偌大北京城的居民,每天要排出巨量污水,这些污水如果不往郊区的某些河道里排泄,那就必须修建大型的污水处理厂。河道清淤则往往需要更其巨额的资金。我们提起环境保护的话题时往往会“站着说话不腰疼”,似乎“正义之言既出,即刻水清气馥”,其实这里首先有个资金的问题,而且有了资金也还有个如何科学地解决问题、如何可持续地维护与发展问题,不仅是“谈何容易”,更属“做何简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