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过极简单的手续,便使怨女旷夫两得其所,反映了唐代寡妇再嫁的轻易。
唐代之不仅不鄙视寡妇,而且常有争聘之事。玄宗朝宰相宋璟子宋浑,听说寡妇郑氏貌美,指使人为己纳之。王阿足无子而夫亡,年尚少,“人争聘之”[50]。
当时还有丈夫因重病或罪徙而恐妻子寡居,主动劝妻改嫁的,如“房玄龄微时,病且死,诿妻曰:‘吾病革,君年少,不可寡居,善事后人。’”[51]贾直言“坐事贬岭南,以妻少,诀曰:‘生死不可期,吾去,可亟嫁。’”[52]这些事虽未成现实,从中不难看出当时尊重妇女的风气。
由于社会风气的开放,观念的变化及一定程度上对妇女的尊重,在婚姻方面寻觅意中人的事例和通过恋爱的婚姻即时有所见。
“雀屏中选”是唐代流传的一则佳话,讲唐开国皇帝李渊年轻时求婚的事。据说窦毅为女选婿,画两只孔雀为屏,令求婚者射其目,事先约定,中者将女嫁之。李渊一举射中双目,于是娶窦氏为妻。而天宝年间权臣李林甫为女选婿,又有一番情趣,《开元天宝遗事》载:
李林甫有女六人,各有姿色。雨露之家,求之不允。林甫厅事壁间,开一横窗,饰以绛纱。常日使六女戏于窗下,每有贵族子弟入谒,林甫即使女于窗中自选可意者事之。
封建婚姻是靠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而定的。而窦毅、李林甫为女儿的婚姻,或因才而定,或由女儿自择。此外,唐人小说中有很多反映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主的篇章,如《李娃传》、《虬髯客传》、《昆仑奴》、《柳氏传》中的男女主人公,都渴望寻觅一个称心如意的佳偶,自订终身。唐代也有通过自由恋爱去追求婚姻幸福的,《全唐诗》卷八〇〇载崔莺莺的情况说:“莺莺,贞元中,随母郑氏寓居蒲东佛寺,有张生者,与之赋诗赠答,情好甚暱。”著名的戏剧《西厢记》就是描述莺莺与张生爱情故事的,而“西厢”一名即源于莺莺的《答张生》一诗: